桂林列举网 > 教育培训 > 继续教育 > 红色文化教育湘江战役与长征精神的现实教育意义培训课
桂林
[切换城市]

红色文化教育湘江战役与长征精神的现实教育意义培训课

更新时间:2019-10-23 15:29:07 浏览次数:354次
区域: 桂林 > 其他
地址:桂林
湘江战役与与长征精神的现实教育意义讲座
授课教师:李教授
一、湘江战役简介
  (一)湘江战役的有关背景
关于湘江战役的有关背景,我们一定要追溯到红军五次“反围剿”前的情况。在国民党蒋介石军队对红军进行第五次“围剿”之前,曾经组织而且进行过四次“围剿”。导致“围剿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红军力量的发展和革命根据地的不断扩大,使蒋介石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非常的震惊和不安,从1930年10月开始,蒋介石在同桂系等其他新军阀混战中获胜后,立即调集重兵,向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发动“围剿”,其重点是毛泽东、朱德率领的红一方面军,从1930年秋天到1931年秋,蒋介石先后调集数十万军队,相继采取“长驱直入、分进合击”、“稳扎稳打”等战术,向红军发动了、第二、第三次“围剿”。这期间,红军的主力部队已经发展到10多万人。面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,毛泽东、朱德指挥红军采取积极防御、“诱敌深入”的方针和战术原则,利用根据地的有利条件,集中主力,选择敌军薄弱环节,保证每战集中优势兵力,先打弱敌,各个歼灭敌人,先后粉碎了敌人的三次“围剿”。红军反“围剿”斗争的胜利,使赣南、闽西两块根据地迅速连成一片,已经逐渐开始拥有21座县城,面积5万平方公里,人口250万的中央革命根据地。随后,蒋介石又组织了第四次“围剿”,尽管这时毛泽东已被“左”倾中央领导人排除出军队指挥系统,然而红军利用毛泽东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,仍然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。
2.红军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败和长征的开始
1933年10月,蒋介石在第四次“围剿”失败后,经过半年时间的准备,又调集了100万军队,200架飞机,向瑞金革命根据地发动空前规模的第五次“围剿”。这一次大围剿国民党军队采取“步步为营,碉堡推进”的战术,在我革命根据地周围筑起2900多个堡垒,实行严密的封锁,企图从四面包围、压缩、蚕食我根据地,逐步消耗红军的有生力量,然后与我主力决战,妄图一举消灭红军。当时,根据地的红一方面军已有10万多兵力,假如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,利用当时的有利条件,是可以终打破第五次“围剿”的。但是,“左”倾冒险主义的临时中央领导人,把懂得战略的毛泽东等人,完全排除在军事领导之外,完全依仗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,推行错误的军事方针,结果造成第五次反“围剿”的惨重损失。
1934年1,临时中央在江西瑞金召开了六届五中全会,“左”倾冒险主义临时中央领导人错误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,断定“中国革命危机已经到了新的尖锐阶段”,是“红色政权与白色政权、革命道路与殖民地道路之间谁战胜谁的决战”。因此,第五次反“围剿”一开始,他们就提出“御敌于国门之外”、“不丧失寸土”等口号,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。开始,敌人为了割断中央根据地与闽浙赣区的联系,派兵占领了黎川。“左”倾冒险主义领导人企图收复黎川,乃命令红军去打黎川以北白区中敌人有坚固阵地的硝石和资溪桥,两仗都不能取胜。他们又被敌人的优势兵力和堡垒政策所吓到,转而采取防御中的保守主义,主张分兵把口,处处设防,节节抵御,以碉堡对碉堡,以阵地对阵地,以“短速突击”的方法和敌人拼消耗。在博古(秦邦宪)和李德的错误指挥下,红一方面军打了一年仗,都是在敌人日益缩小的堡垒线内转圈子,完全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。
本来是中央红军是有一个好机会的。就是在1933年11月,国民党第五次“围剿”开始不久,被调到福建来进攻红军的国民党第19路军,在蔡廷锴、蒋光鼎等将领的领导下,发动了福建事变,成立了“福建人民政府”,并公开宣布抗日反蒋,并与红军达成协定。当时理应利用蒋介石抽兵去对付19路军的机会,以红军的主力突破敌人的堡垒线,进入以浙江为中心的苏、浙、皖、赣地区,纵横驰骋于杭州、南京、苏州、芜湖、南昌之间,威胁敌人心腹重地,逼使蒋介石回援江浙,红军即可乘机一举粉碎敌人的第五次“围剿”,并得以援助福建人民政府。但“左”倾冒险主义领导人却认为,福建事变不过是“反革命的把戏”,拒绝了这个意见。毛泽东曾说,此计不用,第五次“围剿”就不能打破,福建人民政府也只好倒台。事实正如毛泽东所料,蒋介石推毁了福建人民政府,回头来更加紧围攻中央根据地,使红军陷入更严重的危机。战争进行了一年,红军尽管不能出击浙江,但仍可以把红军主力转向湖南中部前进,调动江西敌人至湖南而消灭之。正如毛泽东所说,此计又不用,打破第五次“围剿”的希望就后断绝,剩下长征一条路了。后,红军主力不得不退出中央根据地,实行战略大转移。
1934年10月,党中央留项英、陈毅、谭震林、张鼎丞、邓子恢等率领地方红军30000余人,留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,掩护主力突围。红一方面军主力一、三、五、八、九军团连同中央机关等共8.6万余人,从福建长汀、宁化和江西瑞金、于都出发,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。
红一方面军在长征的初期,“左”倾冒险主义临时中央领导人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。主力部队出发前既不作深入的政治动员,又没有认真进行转移的组织准备,仓促的拉起队伍就走,用消极的防御作战来掩护主力和庞大机关的转移,使红军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。蒋介石察觉红一方面军突围的方向和意图,连忙调集湘、粤、桂等省军队,设置了四道封锁线拦阻红军西进,并纠集他的嫡系部队近10万人,衔尾追击,企图将红军消灭在湘江之侧。
(二)湘江战役的主要经过
湘江战役之惨烈,是红军长征史上场大战,也是历时长、规模大、战斗激烈、损失惨重的一次生死决战。同时也是我军历史上惨烈的两次大战之一,(另一次是红军西路军西征的悲壮历城)。
由于王明“左”冒险主义路线造成的危害,博古、李德(英文名为:奥托.布劳恩,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军事代表)的错误指挥,红军在第五次反“围剿”中惨遭失败,红军主力不得不进行战略大转移。1934年10月10日晚,中国工农红军方面军,即中央苏区红军和机关8.6万多人被迫撤离江西根据地,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。
11月中旬,突围的中央主力红军跨越敌人的三道封锁线,进入湘南的嘉禾、兰山、临武地区,当时红军制定的战略意图是:沿先遣部队红六军团进军湘西的行军路线,经兴安、全州,过湘江西进,转战湘西,寻找战机建立新的根据地。而这时,蒋介石也真正的弄清楚了红军战略转移的目的地。他立即任命湖南军阀何健为“追剿军总司令”,并把他的嫡系部队薛岳和周浑元部拨归何健指挥。何健根据蒋介石的企图,决定取捷径集中主力于黄沙河、零陵、东安近300里的湘江两岸配置重兵,构筑碉堡,设置了第四道封锁线。敌人共投入兵力26个师,近30万人,在湘江以东地域部署了一个大包围圈,自东向西收缩,企图凭借湘江天险,于湘、漓两水以东地区歼灭红军。当时红军作战部队在越过敌军的三道封锁线后,已经锐减到12个师,36个团,全军共7万多人。
桂系军阀白崇禧,人称小诸葛,他素有足智多谋之称。他当时既怕红军进入广西,造成两虎相斗、两败俱伤的局面,又深深懂得蒋介石为人之阴险狡诈,怕到时蒋介石的中央军寻机进入广西,图谋整个广西。所以桂军借口兵力不够及防止红军南进广西,于11月22日忽然从兴安、全州、灌阳撤兵,致使湘桂军阀的联合防守的湘江防线出现了一个缺口,故意给红军进军黔、川留出一条通道。
23日下午,何健得知桂军南撤,就立即命令刘建绪部4个师南下全州填补桂军南撤后的空白。非常可惜的是,当时红军对敌情这一重大变化不了解,所以未能利用桂军南撤这一极其有利的时机,大举入关渡江,耽误了非常宝贵的三天时间。
25日,红军在浴血奋战后正式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,渡过湘江。并以一军团主力及三、八军团组成进攻部队,迅速占领各个关口要道,于全州、兴安之间渡过湘江。并以一军团一个师及五、九军团为掩护部队,在潇水一带阻击敌人第三、四、五路军的进攻。红军分四路纵队向湘江地域前进。25日23点半,红军已准确地掌握了湘江防线的情况,这时,红军就应该及时改变原计划,全军精简辎重,从永安关、雷口关大举入关,直达湘江,这样一、二天内即可通过湘江地域,而红军仍然执行四路进军的计划。
1934年11月26日至27日,红军主力到达灌阳水车地域,形成一军团为右翼,三军团为左翼,向湘江前进。但八、九军团仍远在江华和永明。
27日,右翼军团前锋的第二师占领了从屏山渡至界首的湘江所有渡河点。左翼三军团前锋第四师也前进至湘江,占领了界首以南的光华铺,向南警戒兴安县城的桂军。到27日晚,红军才改变四路进军的局面,并以前锋抢占了湘江渡口,形成了全军从永安关、雷口关直达湘江的态势。但是,为时已晚了一步,在这二天中,情况已经逐渐恶化;敌中央军周浑元部于26日就占领道县,八、九军团有可能被切断,桂军为防止中央军尾追红军进入广西,令十五军从恭城返回灌阳,在新圩以南展开,随时截击红军后卫部队。湘军力图封锁湘江渡口,27日进占全州,敌人已形成南北两方,一头一尾,夹击红军的态势。
为了保卫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过江,整个湘江战役红军战士在四个主战场阻击敌人。
1.灌阳新圩阻击战
2.灌阳的永安关、雷口关及水车一带的后卫阻击战
3.全州脚山铺阻击战
4.光华铺阻击战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史上的场大战,也是历时长、规模大、战斗激烈、损失惨重的一场生死大决战。这次战役后红军大幅减员,由长征出发时8万6千多人,锐减到3万多人。
二、湘江战役造成重大损失的原因分析
(一)客观上的原因:敌强我弱。
(二)“左”倾冒险主义为代表的临时中央错误的政治路线所导致
(三)“左”倾冒险主义为代表的临时中央实行教条主义的军事路线所导致
(四)“左”倾冒险主义临时中央领导人没有利用好蒋介石与桂系、湘军之间的矛盾关系来败中求胜

三、湘江战役的历史意义
(一)促成了红军反思重大损失的原因,并实现战略突破
(二)它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准备了条件。
(三)湘江战役铸造了红军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。
(四)湘江战役使红军从此走出被动的局面。
四、长征精神的内涵及在湘江战役中的体现
(一)正确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
毛泽东同志指出:“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次,长征是宣言书,长征是播种机”。
  同志也说道:“长征精神不仅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,也是一段中国领导儿女寻求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”。
总的概况起来,长征精神就是:“不怕苦、不拍死“的崇高境界,是民族百折不饶、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高体现,是保证我们革命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,是中国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。长征精神的本质,就是让劳苦大众摆脱剥削和压迫,求生存获解放。
长征精神的内涵:就是乐于吃苦,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;勇于战斗,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,重于求实,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;善于团结,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。
(二)长征精神在湘江战役中的体现
湘江战役,是红军长征以来大的一次战役,也是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乃至中国革命成败的一次极为重要的战役。它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妄图全歼红军于湘、漓两水以东的罪恶阴谋,而且宣告了“左”倾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破产。在湘江战役中,长征精神得到了集中的体现,主要表现在一下五点:
1.湘江战役体现了民族利益高于一切,革命必胜的长征精神。
2.湘江战役体现了红军将士英勇顽强、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。
3.湘江战役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、实事求是的独立自主,求实创新的长征精神。
4.湘江战役体现了“顾全大局、严守纪律、紧密团结”的红军长征精神。
5.湘江战役体现了“紧紧依靠人民群众,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,患难与共、艰苦奋斗”的长征精神。
6.长征路上开展民族工作的基本经验。
红军在长征路上开展民族工作的这些成功经验,对新常态下我们如何做好民族工作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。
四、湘江战役和长征精神的现代教育意义
湘江战役和红军的长征已经过去84年了,但它留下的精神却有着不朽的现实教育意义。
(一)我们必须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,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
(二)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
(三)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党内团结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
(四)团结协作,顾全大局
(五)促进全面从严治党,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和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
各教学点简介
1.红军突破湘江烈士碑园
烈士碑园所在的这座山叫狮子山,因它远看形如卧狮而得名。发生在20世纪30年底,被史学界称之为“战争史上的奇迹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,它是震惊中外的壮举,而红军突破湘江之战是这一壮举中为惨烈、悲壮,它直接关系到我党我军前途命运的重大战役,数万红军将士用热血和生命为长征、为中国革命铺垫了胜利前进的通途。
1934年11月底,中央红军长征途经广西东北部,在全州、兴安、灌阳三县之间的湘江东岸地域,遭到了国民党军队重兵包围封锁。英勇的红军将士顽强地与前堵后截、装备精良的30余万国民党中央军、湘军、桂军展开了一场血战,,后突破了蒋介石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,向云、贵、川挺近,这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湘江战役。
这次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的大战役,历时长、规模大、战斗激烈、损失极其惨重。经过此次战役后,中央红军由7万余人,锐减到3万余人。
为了纪念红军长征突破湘江这一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战役,抚慰烈士英魂,缅怀革命业绩,教育后代,经聂荣臻元帅提议,批准,修建了这座红军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,它于1993年奠基,1996年1月19日落成剪彩,参加剪彩仪式的有当时的中央军委副、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和国务委员李贵鲜等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。
碑园占地120多亩,碑园正门为仿古日月牌楼结构,金黄色琉璃瓦盖顶,庄严神圣、气宇轩昂,象征烈士英灵宇大地长存,与日月同辉。
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大型群雕共用了800多立方米的花岗岩石料。组浮雕名为“救星”,表现出桂北人民扶老携幼迎来救星红军的欣喜之情。第二组浮雕名为“送别”。第三组浮雕名为“远征”。第四组浮雕名为“激战”。第五组浮雕名为“永生”。
纪念室内镶着(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碑志),并在室内六个侧面挂着:进军广西、阻击战、强渡湘江、鱼水情深、护中央领导过江、翻越老山界等6幅铜板制作的配诗刻画,展示当年红军血战湘江的场景。
2 .红军堂
这里就是当年红军托湘江封锁线的指挥部红军堂。红军堂原叫“三官堂”,修建于1926年,是当地老百姓供奉水府三官(天官、地官、水官)的庙宇,每年庙会,兴安、全州、灌阳都有老百姓来赶庙会,非常热闹。
文化大革命时改为红军堂。2005年,以红军堂为主的“红军突破湘江战役遗址”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3.光华铺
光华铺北面是开阔的田垌,其他三面是山丘,南望及兴安、东临近湘江、西靠越城岭,距兴安界首渡口只有3公里路。占领它可以控制界首,保证渡口的安全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。
1934年11月28日红三军团控制了湘江两岸地域。这时,桂军已调韦云淞四十五师和陆战部队一个师到兴安防备,在兴安县城至塘市和县城至光华铺一线驻守,防止红军攻占兴安。
根据这一情况,中央军委命令三军团于塘家市、石门村、光华铺地区消灭由兴安出击之敌,务必把塘家市道路控制在红军手里。按照中央军委要求,三军团四师十团到光华铺侦查敌情,勘察地形,构筑工事。
29日晚,擅长夜战和熟悉地形的桂军,从河道绕过三营身后,直插界首渡口。十团发现敌人行动后,命令三营营长张震率部往回打,坚决截住敌人,保证界首渡口的安全。三营与敌相遇激战至佛晓才与团部汇合。但部分敌人已经突破十团防线占领了渡口。在关键时刻,团领导立即决定将伤亡较大的三营改为预备队进行整顿,团长沈树清率领一、二营战士与敌人进行了数次拉锯式战斗,抢夺渡口,并及时巩固了渡口和光华铺阵地。在激战中沈树清团长遭到敌弹击中不幸牺牲,政委杨勇与师参谋长杜中美坚持指挥反击。师部得到沈树清团长牺牲的消息后,即任命杜中美代理团长,同时布置再次反击敌人,将其驱赶至光华铺以南。杜中美团长向三营交代完任务,赶往二营阵地时也不幸中弹阵亡,此战全团伤亡400余人。
1987年,兴安县委、县人民政府在光华铺战场遗址修建了红军烈士陵园,烈士陵园里长眠着光华铺阻击战牺牲的红军英烈的英魂。每年杜鹃花开的时候,都有很多学生、干部、群众来这里凭吊先烈。烈士陵园有杨成武、张爱萍、张震等参加过长征的老革命家的亲笔题词。
大自在文化发展与教育培训集团(桂林、贺州大自在培训公司、贺州西点企业管理咨询与培训公司)业务范围:企业管理和各专业内训课程,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管理课程、党课、业务和廉政建设、基层建设课程;高端管理沙盘模拟体验式培训课程,团队建设和管理户外拓展训练课程,团队户外拓展趣味运动会,亲子关系户外趣味拓展活动,青少年综合素质训练课程(包括演讲与口才特训班、青少年领袖素质特训夏冬令营、研学、游学等);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党员干部红色文化教育培训(含体验式培训),军事素质训练(军训),大型活动组织策划与实施,旅游户外拓展活动等等。咨询热线:0773/5580426(桂林),0774/5296901(贺州),李老师(18176322219兼微信号),廖老师(18278406825),李总教官(15723848360),Q Q:2416856471,培训网站www.dazi***
桂林继续教育相关信息
桂林大自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
注册时间:2019年04月22日
UID:592117
---------- 认证信息 ----------
手机已认证 企业已认证
查看用户主页